3月23日-24日,刘苍“2022论坛系列活动—第九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年会”成功举办。保险人保财险科技运营部/软件开发中心总经理刘苍牧出席会议并发表《保险科技助力打造开放融合智能的业强保险生态》的精彩演讲。
刘苍牧指出,化数面对数字经济的字化蓬勃发展和保险科技的深度应用,保险企业应积极顺应趋势,建设加提升数字化能力,开放以更加开放的力度心态、更加紧密的刘苍连接,融入数字经济生态,保险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业强更好地发挥保险的化数价值。
演讲中,字化他从开放、建设加融合、开放智能三个关键字来介绍财险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上所取得的成果:第一、开放,建立了人保捷通一站式保险合作业务自助对接对接平台;第二、融合,建立了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保”原子化服务,客户通过鸿蒙服务中心搜索快速进入服务界面进行操作;第三、智能,城市万象云数字化风控服务平台,平台整合了多方资源和数据,与政府、企业、应急部门等合作,实现数据共享、风险减量、合作共赢,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支持“承保+减损+赋能+理赔”的保险经营新逻辑落地。
刘苍牧强调,未来保险业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深化科技应用,强化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服务的质效,另一方面,加大开放的力度,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各种业态,共同打造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
以下为发言实录:
尊敬的主持人,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我是人保财险的刘苍牧,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年会,感谢主办方为大家提供非常好的分享交流平台,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保险科技助力打造开放融合智能的保险生态。
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保险科技的深度应用,引起保险客户需求、行业边界、服务领域、交易频率深刻变化,逐步改造乃至重塑了保险业态。在客户需求方面,保险客户需求呈现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场景化的特点,保险需要构建与客户随时随地连接的能力。在行业边界方面,大型互联网企业跨界参与保险行业竞争,也为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保险业务边界得到有效拓展。在服务领域方面,保险服务于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更加开放的平台,提供面向数字生态的产品和服务,保险需要更强的互联网对接能力。在交易频率方面,移动化、互联网化交易方式,使保险由低频走向高频,带来新的挑战,保险需要具备弹性灵活的系统支撑能力。
面对这些变化,保险企业应积极顺应趋势,提升数字化能力,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紧密的连接,融入数字经济生态,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发挥保险的价值。
下面,我将围绕开放、融合、智能三个关键词,分别用一个案例和大家分享中国人保财险的一些实践经验。
第一个关键词是开放,和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人保捷通一站式保险合作业务自助对接平台。数字经济使行业边界变得模糊,保险需求呈现线上化、场景化、定制化特点,保险公司将核心系统能力以API形式开放,将各自保险产品和服务嵌入电商、社交、商旅等互联网场景和平台,从IT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个外部合作对接开发项目,传统的对接开发模式存在对接效率低、全流程管理不透明等问题,同时,互联网高频交易也对系统的支撑响应能力提出大的挑战,要求保险公司打造更加高效、便捷、透明的平台,针对对接项目我们打造一站式保险合作业务自助对接平台,基于微服务化的业务中台,构建自助对接指引平台,内部管理门户和API网关,实现能力开放、接口开放和透明化运营管理,平台支持自助配置流程,首先创建对接项目,之后完成业务要素和业务规则配置,合作方基于接口操作指引进行开发联调,对于标准化对接项目可以实现零编码一键发布上线。
平台为对外合作业务提供体系化的功能支撑和全方位透明化运营管理,实现了合作项目对接的标准化、配置化和流程化,大幅提升对接效率和质量,以及数字化管理水平,平台支持合作项目全流程自助可视化配置上线,零编码,零发版,最快1天即可上线,平台支持内部全方位透明化运营管理,提供合作方-合作项目-合作产品三级配置管理体系,实现合作业务成本效益分析、辅助业务运营决策。平台为合作伙伴提供开放式自助对接指引,提供从对接研发到上线运维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采用分布式技术架构,支持海量高并发互联网业务,系统响应时间小于50毫秒。
第二个关键词是融合,和大家分享的案例是,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数字人保”原子化服务。鸿蒙是华为推出的一款面向5G、物联网,面向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承载了国人对于国产操作系统的热切企盼。我们积极响应国家信创号召,支持国产操作系统,适配鸿蒙,我们是行业首家推出鸿蒙原子化服务的保险公司,2021年6月2日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操作系统2.0版本,6月25日我们推出了支持鸿蒙的“数字人保”原子化服务12月23日,我们在行业内首家推出车载“数字人保”车机服务,成为鸿蒙智能座舱系统的首发内置应用。
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智能座舱不再是孤立的出行工具,将成为新的客户触点和流量入口,保险作为汽车产业链重要的参与者,应积极融入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保险服务,实现产业链多方共赢。
第三个关键词,智能,和大家分享的案例是城市万象云数字化风控服务平台,传统风控模式主要定位于风险补偿,线上化程度较底,服务内容单一,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气象预警等数字技术的应用,风控进入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风控模式由单纯的风险补偿升级到风险减量加风险补偿,数据维度更加丰富,我们以提供高质量风控服务为目标,以平台服务,数据共享,风控服务标准化和风控服务线上化为原则,打造“3+N”城市万象云平台。3个平台包括物联接入平台,实现物联感知数据的统一接入和存储;模型支持平台汇聚各方服务能力和数据,实现产品定价分析和核保辅助支持,打造数字化风控服务能力;风险减量平台支撑面向不同场景的风险减量模式落地。城市万象云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和数据,与政府、企业、应急部门等合作,实现数据共享、风险减量、合作共赢,深度参与社会治理,支持“承保+减损+赋能+理赔”的保险经营新逻辑落地。
减损方面,水浸预警子平台已在浙江省部署监控点上千处,2020年以来成功预警并协助化解水淹风险数千次,间接减损超过1亿元。赋能方面,2021年,平台累计为数千家企业或施工项目提供数万次风控服务,排查整改数万处隐患,有效帮助客户降低事故率。理赔方面,基于平台支撑,2021年“烟花”台风灾后短短2天时间内快速处理近千笔车险理赔案件,理赔提速近50%。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提出构建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这一重点任务,要求加强金融科技共性技术、资源和服务的开放合作、互惠共享,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面向未来,保险业应积极拥抱变革,一方面要深化科技应用,强化自身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服务的质效;另一方面,加大开放力度,积极融入数字经济各种业态,共同打造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普惠、高效、智能的数字保险服务。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