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孟晓苏:对“房住不炒”的4种误读
时间:2025-07-07 05:42:28 出处:综合阅读(143)
孟晓苏表示,房住不炒“房住不炒”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对话的种既强调了住房的孟晓需求属性,又没有否定住房的苏对财富价值,但现在存在对“房住不炒”的误读过度理解,并且衍生了至少4种不同形式的房住不炒误读。
袁满:今年(提法)实际上是对话的种叫房住不炒,叫租售并举,孟晓实际上我理解这里面就是苏对“住”是要保证你的刚需,客观的误读民生需求,不炒理解为就是房住不炒一个去金融化,或者说要持续希望去杠杆,对话的种能够良性发展,孟晓租售并举很明显的苏对就是要发展一些长租市场,甚至一些保障房市场的误读发展。
孟晓苏:首先我要说“房住不炒”这句话说得非常到位。它强调了住房的需求属性,但是并没有否定住房的财富价值。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对于“房住不炒”这句话在理解上往往是过度,往往是偏颇。他们把房子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至少演绎成为四种不同的情形:
第一种情形叫做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买的,他限制买房。第二种情形,是叫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卖的,限制开发商卖房,第三个演绎为房子是租的,不是用来卖的,这就过分了,违背了租售并举的原则。第四个,甚至是说房子只能单位购买,个人只能租住公房,还把它说成改革,这怎么是改革?在房改之前,全国的老百姓都是住公房,那时候是蜗居状态。
所以把一个“房住不炒”演绎成为另外的情形,还把它说成房住不炒,这就违背了定位,所以现在需要恢复本源,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袁满:但是有一个是不是可以做出一个预判,就是说在房住不炒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下,房地产作为财富或者作为金融的属性,前期过度过高的这个比例或者成分会往下回落一些,比如说在家庭资产当中,大家现在说的这60%很多人直接买的就是房子,将来会不会这种家庭跟房子相关的资产配置,无论是比例、形式都会产生变化?
孟晓苏: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近期和远期看。远期是这样,近期则不然。最近股市又下跌,请问居民的证券化资产还是像人民预期那样增加吗?但是房产仍然在增值,你再怎么打压,它本身的资产还在,这是近期。
再谈谈远期,远期,我相信你的这个说法是对的,因为我们毕竟现在是在房产价值中比例太多是因为金融资产太少,金融资产随着未来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随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把不少的这些稳定的资产,这些稳定收益资产变成证券化资产,为老百姓分别来持有,并且可以在股市上交易,这才可以形成中国老百姓更多的金融资产。
取消限购政策,楼市自然活跃起来